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231410
HBsAg和抗-HCV酶联免疫检测与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技术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8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检测和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技术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采集的血液样本8642份,均展开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之后实施血液病毒核酸筛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的异同。结果 8642份标本行HBsAg酶联免疫检测,阳性148例,再次确认检测时阳性135例;抗-HCV酶联免疫检测阳性者83例,再次确认检测时阳性68例。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测定显示,HBV DNA阳性者141例,HCV RNA阳性者76例,合并两种因素,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及再次确认检测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度为95.49%。结论 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度与灵敏度,不过不同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有一定误差,血液核酸筛查技术可避免误检,准确率高。基层医院可实施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若条件允许,仍以血液核酸筛查技术为最佳诊断方法。

    【关键词】 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法;血液核酸筛查技术

    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此在输血时需对血液质量严加控制,防止血液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病毒性肝炎扩散[1]。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酶联免疫检测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进行测定,有研究[2]提出,不同试剂盒质量不同,因此肝炎病毒的检出率有所不同。近年来,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因不受病毒测定空窗期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为分析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与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的关系,本研究选取8642份血液标本展开测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采集的血液样本8642份,血液来源于男性4459份,女性4183份,供血者年龄4~68岁,平均(31.65±4.17)岁;患者涉及疾病为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

    1.2 方法

    1.2.1 检测仪器

    所用检测试剂盒为进口、国产两种,前者购自美国Ortho公司,后者购自上海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用仪器包括:核酸提取仪器、FAME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生物安全柜、冷藏柜、离心机等。

    1.2.2 检测方法

    (1)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对同一份血液样本先分离获得血清,分别以进口、国产试剂盒展开酶联免疫检测,所有检测均根据相应操作规程实施。第一次检测结果为阳性标本,展开第二次确认检测。

    (2)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检测:按照核酸检测程序,对血液标本展开筛查,经由进口、国产试剂盒展开检测。

    2 结果

    8642份标本行HBsAg酶联免疫检测,阳性148例,占比1.71%,经国产或进口试剂检测,一致率为99.68%;抗-HCV酶联免疫检测,8642份标本中阳性者83例,占比0.96%,经国产或进口试剂检测,一致率为96.13%。

    再次确认检测,HBsAg酶联免疫检测阳性的148例患者中,阳性135例,阴性13例,经国产或进口试剂检测,一致率为90.38%;抗-HCV酶联免疫检测为阳性的83例患者中,再次确认检测,阳性68例,阴性14例,可疑3例,经国产或进口试剂检测,一致率为60.32%。

    对血液标本展开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测定,其中HBV DNA显示阳性者141例;HCV RNA检测结果为阳性者76例。以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结果为金标准,对这两种因素加以合并,可知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及再次确认检测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度为95.49%。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为常见血液传播性疾病,对于血液样本,需重点展开血清学检查和肝炎病毒筛查。研究[3]发现,对于献血志愿者实施病毒核酸检测,可降低相关肝炎血液感染发生风险,提升病毒检出率。因此近年来国家已经在血液传播病毒疾病检测中加入了核酸病毒检测的内容[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核酸检测的代表技术,其发展日益成熟,對于疾病的检出率也逐渐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我国医疗成本。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技术需要检测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操作技能,同时其检测时间较长,因此对于大样本检测,这一检测方式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5],而操作简便、对设备没有特殊要求的血清学检测仍是血液病毒感染疾病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方法,且在基层医院中应用的更加普遍。本次研究选取8642份标本,分别实施血清学检测、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结果发现,HBsAg酶联免疫检测发现阳性148例,再次确认检测时阳性135例;抗-HCV酶联免疫检测阳性者83例,再次确认检测时阳性68例。而对这些标本的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结果分析,可知HBV DNA阳性者141例,HCV RNA阳性者76例。将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因素合并,可知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度为95.49%,由此可见血清学检测和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结果的相似性是比较高的。

    综上所述,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度与灵敏度,不过不同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有一定误差,血液核酸筛查技术可避免误检,准确率高。基层医院可是是HBsAg、抗-HCV酶联免疫检测,若条件允许,仍以血液核酸筛查技术为最佳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妍,朱海峰,孙波,等.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及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 1298-1300.

    [2] 王芳,栾燕,刘显智.核酸检测技术(NAT)在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 2010,23(10):892-894.

    [3] 叶贤林,曾昭鉴.乙型肝炎病毒血液核酸筛查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6):537-540.

    [4] 叶贤林,郑欣,熊文,等.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38-1140.

    [5] 郭晓明.HBsAg和抗-HCV酶联免疫检测与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技术的关系[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 61-62. (许娟)